醫學影像系統主要為醫院解決不同醫學成像設備和計算機設備采集的影像(CT、MR、DSA等)進行影像數據歸檔和信息數據傳輸的平臺。要求以B/S架構為實現基礎,主要實現功能包括:
1、患者基本信息的獲取;
2、患者影像信息的傳輸;
3、患者影像信息的存儲;
4、醫生云端閱片、診斷報告;
5、臨床醫生調閱報告、查看影像等;
解決哪些問題?
1、解決醫療機構影像大數據的存儲和傳輸問題,實現長期云存儲;
2、解決影像大數據的互聯網化應用問題,實現窄帶寬下跨平臺多終端的移動應用;
3、解決臨床醫生的影像應用問題, 實現臨床醫生也可以看到患者全影像, 并可在PC、平板電腦、觸摸大屏以及手機上進行基礎圖像顯示、簡單處理等功能;
云PACS系統架構
云端系統:云端系統包括:RIS/PACS系統、影像應用集群、影像計算集群、對象存儲資源池。
1、RIS/PACS系統:RIS/PACS系統主要實現預約、登記、寫報告、審閱報告、患者影像列表、調閱患者影像以及三維處理、輔助診斷、移動閱片等功能;
2、影像應用集群:影像應用集群主要包含:Web應用系統、數據庫系統、三維處理服務器、移動瀏覽系統等,為Web瀏覽、影像數據存儲、影像三維后處理、移動閱片提供服務;
3、影像計算集群:通過對影像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提取相關重要數據,為政府、企業、醫院提供決策支持;
4、對象存儲資源池:存儲醫院歷史影像信息,保證歷史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方便醫院隨時調閱;
云PACS典型部署圖
部署方案說明:
云PACS部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云端RIS/PACS系統部署;
第二:如果醫院已經建成PACS系統,通過與原有PACS系統對接,實現影像數據的獲取,如果醫院未建成PACS系統,需要與影像設備實現接口,直接獲取影像數據;
第三:院外辦公和移動閱片;
數據接口
患者信息獲取
在云PACS系統中,云PACS與HIS的融合可通過三種方式實現:
(1) 云PACS與HIS直接進行數據庫讀取;
(2) 云PACS與HIS通過第三方數據庫(中間件技術)進行數據交換;
(3) 云PACS與HIS系統以HL7標準方式進行通訊。
云PACS做為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系統的一部分,兩者之間的連接從數據流程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云PACS從HIS中獲取數據,二是云PACS向HIS回填數據。根據目前HIS與PACS現狀有發展趨勢,從總體上我們提出兩種解決方案:
(1)對于新開發的HIS與云PACS,將采用標準的DICOM、HL7協議進行設計和實現。實現:在新開發的HIS、PACS中添加HL7的傳輸和消息解析模塊。
(2)對于目前HIS與云PACS連接的實施,采用數據庫連接方式,并將接口進行模塊化,對不同系統以插件(中間件)的方式提供。
影像獲取方案
DICOM影像設備的連接:
對于醫院影像科室的CT、MR、CR、DR等支持DICOM Storage SCU的設備,可通過在設備上設定DICOM 3.0參數(例如:AE Title,IP Address,Port NO.等信息)直接接入PACS系統,將其影像傳輸至服務器及存儲系統進行集中存儲管理。通過DICOM Storage方式可獲取原始的影像數據,可保證影像及相關信息的完整性。
非DICOM影像設備的連接:
對于醫院影像中心的非DICOM設備(超聲、內窺鏡等),使用DICOM網關進行影像采集,DICOMGATEWAY將采集的影像轉換為標準DICOM影像并與病人信息進行整合后歸檔到PACS服務器。只要采集設備采集分辨率高于原始圖像分辨率,就可保證獲取圖像在診斷過程中的質量要求。